徐丹凤:青春复制片——分享大学那些事儿

青春复制片——分享大学那些事儿

徐丹凤,1999级生物科学本科班学生,现任职浙江科技学院 

作为大学校园的活跃分子,毕业年数快凑齐十二生肖了,却依旧惦记着那个面积不大、人也不多、十分低调的母校。

某天,电话里响起大学辅导员杨老师那熟悉的声音,顿时神采飞扬,于是天南地北地海侃一通。结束通话后,难掩兴奋,却又十分“沉重"。高兴的是,大学老师还时常和我这个活跃分子保持紧密联系;倍感忧虑的是,要我奋笔疾书,畅谈大学校园往事。

叹当今,校园民谣已经不被记起,诗歌舞曲都被网游韩剧取代。忆往昔,军训、早晚自习、专业实习、实验论文……随便挑选几样都能和《致青春》一较高低。活跃分子基本都是行动派,母校六十年校庆之际,我觉得,活跃分子们更应该是参与其中、快乐其中、分享其中。

青春是首歌,没错。但我觉得青春是支曲也许更贴切一些,年轻人可以肆意谱写青春之歌,才会精彩不断、惊喜连连。

19999月,一群由20名女生、10名男生组成,组成结构符合正态分布的稚嫩面孔集聚一起,共同谱写属于99级生物科学专业的青春之歌,限期四年完成,情节务必与众不同。

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对于都是外地生的我们来说,杭州充满着无限的感召力和吸引力。初到杭州,真的如同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的感觉,对于这座城市和大学校园都充满了好奇。难以忘记,风景如画的西湖山水,喧闹吵杂的文二路夜市,座无虚席的图书馆,书声朗朗的静苑,上课走错教室的尴尬,大学毕业原来还要写毕业论文的懵懂。

四年中,作为师范生,还记得行政楼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雕像,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"的理念始终鞭策自己要当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。虽然最后没有走上专业讲台,但很庆幸依旧能在校园工作,秉承母校的优良品质,积极主动为师生服务。也为母校深感自豪,同学当中已经涌现出不少教坛新秀、教学名师。

还记得生物世界的奥妙无穷。专业知识扎实的秦老师,让我们领略了天目山的蝴蝶之谷,认识了现在依旧叫不出名字的动植物名称;耐心施教的马博英老师,让我们明白微生物世界的别有洞天,只要努力你就可以成为优秀;视野开阔的徐建芬老师,教会了我们生物解剖的基本技能,大学学习应该要学无止境。

那些不得不提的人。不知道谁说的,领导都是很威严的。但母校的胡浙平书记,多少年来一直从事学生工作,待生如子,令人尊敬。也不知道是谁说的,同学毕业之后和大学老师很少联系的。曾经的陈老师和杨老师,大学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了我很大帮助,现在依旧经常联系,并成为习惯。更不知道哪个人讲的,宿管员都是凶巴巴的。母校4幢男生宿舍宿管员陈伯对学生嘘寒问暖,毕业后还有同学专门从500百公里外回来探望。

那些难以忘怀的事。还记得,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上铺,在毕业聚餐时我俩抱头痛哭的忧伤情景;小方同学在工作、学习上表现出的韧劲,令人钦佩;小马同学左脚穿绿鞋、右脚穿红鞋大摇大摆走在校园里,被师妹认为帅呆了的“乌龙事件";“小胖"同学向大家郑重宣布“笑树"真的会笑的“重大发现";小黄同学因运动过度体温骤然升高,被误以为感染“SARS"而被120送进医院的“轰动事件";还有“小辣"同学吟诗作对,让人感觉海子弟弟就在身边的“名人轶事"。

不得不说的我。一路走来,四年青春,无怨无悔。感激母校老师的谆谆教诲,让我一直坚持“志愿者"梦,创立了属于我的造梦空间——“爱心社",让我在助人中体会到快乐,在设计志愿活动中,全面提高自我。感谢大学同学的热心支持,让我在每个暑假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,大一暑假的西天目支教,人生中第一次被称为老师;大二暑期的宁海基层调研,深刻体会到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唱青春赞歌,还应到社会砥砺青春;大三暑期的舟山海岛之行,让我积累了精神财富,拓宽了人生的胸怀。感恩母校的悉心培养,毕业留杭工作多年,在获得成绩的时候,我会回来和曾经熟悉的老师一起分享;失落时候,我也会回母校校园走走,心情就会得到舒展,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我缓解压力的心灵港湾;空闲时刻,我也经常和我的那个他回到母校,共同怀念母校的人、事、景,还有曾经挥洒青春的共同回忆。